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衡水市文物管理处文物修复师张浩:修文物更要修“匠”心

    信息发布者:guoshuchun
    2018-12-21 15:04:41    来源:衡水新闻网   转载

    中国古陶瓷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,但保存至今完好无损的古瓷数量很少,无论是出土器还是传世品,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,古陶瓷修复师就是拯救他们的“职业医生”。37岁的张浩是我市为数不多的古瓷器修复师之一,许多古瓷器在他手下起死回生。

    走进张浩的文物修复工作室,一张长桌上,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工具,除了刷子、锉刀、颜料、化学试剂等常规工具,还有手术刀、化妆棉等稍显“奇特”的工具。虽然是大白天,但桌上的几盏灯都亮着,身穿白大褂的张浩坐在桌前,专注地修复着手上的古瓷器。

    “我们的祖先制造了精美绝伦的瓷器,并赋予它们生命和个性,但它们在历史的演变中残缺。一名古陶瓷修复师的使命,就是让这些残破的艺术珍品重新回到博物馆的展厅,让古老的陶瓷艺术完成一个圆满的轮回。”张浩如是说。

    家庭熏陶,踏上古瓷器修复道路

    张浩的父母都是文化工作者,从小耳濡目染,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。8岁那年,在姥爷家翻出一个铜镜摆弄着玩,一不小心铜镜掉地上摔成两半,看着变成两半的铜镜,张浩有些害怕,但姥爷并没有责骂他,而是鼓励他和自己一起试着给铜镜来个“破镜重圆”。这次经历,激发了张浩动手的兴趣。

    大学,张浩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历史专业,毕业后很顺利地来到衡水市文物管理处,从事文物发掘工作。近百次勘探发掘中,每每见到深埋地下百年的文物重见天日,张浩都会怦然心动,但巨大的失落感也伴随而来,他总会不断感叹:“这么好的宝贝,多数都是破损的,如果能修复,让这些文化瑰宝重现精彩,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!”于是,张浩一头扎进文物修复相关书籍中,并顺利被选拔为单位培养的文物修复师。

    文物修复,仅有热情远远不够,还必须进行系统学习。2015年,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,张浩赴济南开始了专业的学习,并结识了古陶瓷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春发。王春发老先生在古陶瓷界享有盛誉,有着极高的个人德行和修复技艺。开始,对于张浩,王春发并不看好:“先前有不少年轻人过来求学,但大多数人坚持不到3个月就放弃,我把这叫‘100天现象’,我收徒弟的标准很高,要有诚心、有德行,这样才能和需要修复的古陶瓷对上话。”

    但在多次接触中,王春发被张浩的诚心和信念所打动,决定收他为徒,张浩也因此成为王春发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徒弟。

    给文物“治病”需精通十八般武艺

    跟着师父学了3年,在师父手把手地教授下,张浩掌握了古陶瓷修复技法并开始尝试着自己修复一些器物。这时候,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,文物修复真的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,给文物“治病”,需精通十八般武艺。

    一般人眼中的文物修复工作大都聚焦在“修”这个环节,事实上,在动手之前,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。先要给文物拍照、称重,对其成分、锈蚀程度、附着物进行检测等,建立起详实的“病历本”,再以此来分析文物的“病害”,进而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法。

    动手环节,则是一个“戴着脚镣跳舞”的过程。修复工作不仅要想方设法把残破的文物复原成完整的器型,动手时还要遵循“修旧如旧”“保持原状”“最小干预”“可逆或可再处理”等多项原则。通俗来讲,就是既要缓解文物“病害”,又不能将本来完好的部分损坏。而在实际工作中,不同文物的“度”又各不相同,这就需要修复人员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,在操作时认真、严谨、慎重。

    “文物修复需要化学、物理、绘画、色彩等多种技能。”张浩介绍,一名出色的文物修复师,既要会用注射器、镊子、手术刀、显微镜等工具做基础的修补,又要能利用环氧树脂、草酸、乳胶等发生化学反应,还得能拿得起锉刀和砂纸,一遍遍地对瓷器进行打磨,到了调色上釉阶段,还得展示绘画技能。古代烧瓷器温度和火候不均匀,所以同一件器物,不同部分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。釉面仿得真不真,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。调色是最考验文物修复师的,师傅只能告诉你说调某种颜色大概需要哪几种颜料,但怎么调出这种颜色,只能靠自己悟。就像炒菜一样,今天做大锅菜,明天做小炒儿,不同调料放多少,咸了淡了,完全要靠自己把握。而在古陶瓷修复调色环节,最难修的不是那些色彩绚丽、画满各种精美图案的瓷器,而是单一颜色的瓷器。张浩拿起一个单色釉的古瓷器给记者介绍:“看上去是单一颜色,实际上是五颜六色,或者还有拉坯的痕迹和矿物质颜料,无痕修复就是要在这种细微的差别中做到浑然一体,禁得起甄别,甚至是精密仪器的检验。”

    靠着扎实的基本功,张浩在业内逐渐小有名气。今年10月,在山东曲阜举行的“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”上,张浩与来自全国文博单位和职业院校的111名专业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实力PK,最终力压群雄,夺得“全国瓷器修复项目三等奖”。

    择一事终一生,修文物更要修“匠”心

    匠人之所以被称之为“匠”,是因为他们拥有了某种娴熟的技能,蕴藏在技能背后的,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,他们用心医治被岁月腐蚀的文物,最后将自己的痕迹抹去,修文物的同时,也修了浮躁的人心。

    “文物修复并不高冷,择一事终一生,文物修复师要修文物更要修匠人心。”张浩表示,古代的工匠,他们一辈子就做几件东西,不计时间成本,慢工出细活。修复文物同样如此,没有足够的耐心,没有坐冷板凳的决心,是无法坚持下来的。一名优秀的文物修复师,在意每一件物品的手感,面对文物如履薄冰、谨小慎微。职业性的敬畏与谦恭渗透了他们,他们用自己一生的行动诠释了“因为热爱所以坚持”的牢固信仰。

    “工作台前方寸天,文化历史亦轩辕,心沉水底修自我,其乐悠悠天地间。”这是师父王春发送给张浩的一首诗,也成为张浩的座右铭。

    张浩告诉记者,一名修复师的骄傲从来不来自炫耀自己修过多少文物,而来自更真实的器物,更具体的手感:这件文物我修过,我对得起它,我放心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